beat365官网  > 资源保护

河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介绍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6-01-07


 

河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介绍

 

水獭(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Lutralutra(Linnaeus)

别名    水猫  水狗

英文名  Common Otter

食肉目  Carnivora  鼬科  Nustelidae

识别特征  水獭体型细长,头扁,眼小,耳小而短圆。裸露的鼻垫上缘呈"W"形。鼻、耳内均具小圆瓣,潜水时关闭,可防止水流灌入。四肢较短,指(趾)端具侧扁的爪,长而稍锐利。指(趾)间具蹼,以趾蹼发达。下颌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尾基部较粗。全身被毛短而密,通体背面棕褐色,有油亮光泽,腹面毛色较淡,呈灰白色,额及头顶暗褐色,颊部白色,颊部白色,颊喉部有较为明显的纯白色斑块,四肢外侧暗褐色,内侧白色沾褐。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半水栖兽类,主要栖息于水流缓慢、水中植物稀疏,清澈而鱼类较多的水域或河湾处。除哺乳期的母子獭外,一般无固定的洞穴。昼伏夜出,善于游泳和潜水。成年水獭一般营独栖生活,有时可见母獭带着幼仔活动。以鱼类为主食,同时也取食蟹、虾、青蛙、水鸟、水生昆虫及在其活动和取食范围内的多种啮动物等。没有明显的繁殖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情交配现象,但以春、夏季繁殖为主。常于晚间在水中露出的土石或浅水处进行交配。每胎产1-4仔,一般为2例子。哺乳期2个月左右。

    (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水葫芦

     

识别特征  中型游禽,雌雄羽色相同。体长约37cm,体形似鸭,嘴窄而直尖;翅短,尾短小,全由绒羽组成,从外形上几乎看不到;脚亦短,位身体后部近尾端处。羽色随季节而有变化,颏、喉、前颈和下体白色;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镜。虹膜红色,嘴黑色、先端黄白色;跗  侧扁,被盾鳞,其外侧稍黑,内侧淡黄灰色;趾有4个,平扁,趾侧均具瓣蹼,外趾较长,后趾小,位置高于前3趾。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淡水湖泊及沼泽地区,尤其是富有挺水植物较浅水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亦见成小群活动。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下午,通过潜水取食各种小型鱼类、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等,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为5-8月份。营巢于开阔苔原和森林中的大小湖泊、水塘中较隐蔽的芦苇丛中或溪流岸边,呈半漂浮状,嵋水生植物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7枚,卵呈长椭圆形,光滑无斑,其颜色为带绿的白色,卵化后变为土色。

斑嘴鹈鹕(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鹈形目    鹈鹕科

识别特征  大型鸟类,体长可达156cm。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具光泽。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冬羽无粉红色)。颈有粉红色翎领,喉囊暗紫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灰褐色。嘴浅红黄色,跗  和趾棕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喜群居生活,多在开阔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活动,栖息于沿海大型河川、湖泊,多见于热带地区,北方较少见。食物主要是鱼类,也吃一些甲壳动物和小型两栖动物等。视力很发达,捕鱼本领很高,飞翔能力田间强,善于游泳,但于由不善于潜水,故捕不到深处的鱼。捕鱼时利用大嘴连鱼带水一起吞入嘴下的大皮囊中,然后收缩皮囊把水压出。结群营巢于湖泊、湿地地面。每窝产卵3-4枚,卵为暗白色。

小苇(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鹳形目    鹭科

识别特征  体形较粗胖。颈、脚和尾均较其他鹳类为短,下喉羽毛较长。雌雄异色。雄鸟额暗灰褐色;头顶和背羽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头两侧和颈羽灰黄色;腰褐色沾桂皮红色,翅和尾羽赤色沾红具光泽,两翅基部各有一大型皮黄色块斑;上胸赭土色,下胸茶黑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赭土色,具细的黑色羽轴纹。雌鸟暗且具更多皮黄色;下体主要为淡橙黄色,具暗显褐色纵纹。虹膜黄色或淡黄色;嘴黑色,较长而直尖,嘴角黄色;眼先和眼周裸露皮肤暗绿色;跗  和趾浅黄绿色,爪浅黑褐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地平原和低山丘陵生有芦苇、灌丛等植物的水域及沼泽地,也经常活动于稻田和水流附近的杂草丛中,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性胆怯,隐蔽。能游泳,但极不灵活。每天主要在清晨、黄昏和晚上觅食,属动物性食性。主要以各种鱼类、虾、蝌蚪以及各种昆虫为食。繁殖期为5-8月份。常营巢于水中或水边的芦苇丛或灌丛中,巢呈较大的圆盘状。每窝产卵4-9枚,卵呈卵圆形,白色或淡绿色,经过卵化的卵颜色较暗,呈土色或暗褐色。

白鹳(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东方白鹳  老鹳  灵鸡  水老鹳

鹳形目    鹳科

识别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体型较小。嘴、颈、脚均长;嘴粗直而尖、黑色,尖端浅褐色沾黄;体羽大都白然,翅上覆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外  除飞缘和羽尖以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最内侧飞羽较长,能遮住白色尾羽,故站立时,体羽除尾部呈黑色外,余部均为白色。下颈羽毛细长,略飘散成蓑状;脚暗红色。胫下部裸出,具四趾,位于同一平面上,前面三趾基部有蹼相连。飞翔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远远突出于尾外。全身创作飞羽黑色外,全为白色,容易识别;眼周、眼先及颏裸出皮肤为朱红色,虹膜淡黄色,外圈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常活动于人类活动少的河谷、水塘附近的沼泽地带,单只活动,尚未发现成对或集群现象。性机警,视觉极敏锐。主要在浅水区、河滩地或沼泽地上觅食。杂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次之。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缩成"S"形。繁殖期为4-6月份,此时常成对活动。营巢于僻远的柳、榆和杨树上。巢大,呈盘状。每年1窝,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卵圆形。

黑鹳(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赤老等  黑老鹳  乌鹳  锅鹳

鹳形目  鹳科

识别特征  嘴、颈 脚茂长;雌雄羽色似;嘴朱红色,嘴基部粗厚,往先端渐细,尖端色淡,鼻孔小,呈裂缝状;眼周裸露皮肤红色,虹膜褐色。成鸟嘴长而直,上体从头至尾包括翼羽均黑褐色;头顶缀有绿辉,翅、背及尾上覆羽具紫绿色金属光泽;颏、喉至上胸亦为黑褐色;脚长,朱红色,胫下部裸出,具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四趾在同一平面上,前三趾基部有蹼相连。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平原或低山丘陵植被良好、林木较多且无干扰的水塘或河谷附近。常常单独活动,很少见到成群活动。飞翔时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远远超出尾后,两翅扇动缓慢而有力。食物以河湖浅滩、山间溪流或沼泽地中的鱼类为主。繁殖期为4-7月份。繁殖雄成对活动,通常成对单独营巢。巢呈盘状。一般4月份产卵,1年繁殖1次,每窝产卵4-5枚,卵白色,椭圆形。

白鹮(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鹳形目    鹮科

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体长70cm左右。体羽白色。头、上颈裸出,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繁殖期腰及尾上覆羽具淡灰色丝状饰羽。初级飞羽端部黑色,翼下覆羽有一条棕色横带斑。虹膜褐色,跗  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地河、湖岸边的沼泽湿地。单独或结群涉水觅食,树栖休息。飞时颈足伸直,直飞,有时滑翔。以蠕虫、昆虫及小型水生动物为食。3月份发情,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的大树上筑巢,巢呈皿形。4月末5月初产卵,窝卵数2-7枚,通常为4-6枚。卵呈椭圆形,为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

白琵鹭(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琵琶鹭  匙嘴鹭

鹳形目    鹮科

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体长约80cm。体羽白色,嘴长直而平扁、黑郄,前端扩大成匙状,端部黄色;繁殖期后枕部具长的橙黄色发丝状冠羽,前颈下部具橙黄色颈圈;非繁殖期(冬羽)无冠羽,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圈。颈和上喉裸露无羽,呈橙黄色。脚较长,黑色,具有四趾,位于同一平面上。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白琵鹭在河南省为旅鸟,偶见于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沼泽地、浅水湖泊、水库岸边及河流滩地。常成群活动,主要于浅水处取食小鱼、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软件动物及蛙、蝌蚪、蜥蜴等,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觅食高峰期为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有时晚上也觅食。在我国的繁殖期一般为5-7月份,喜集群繁殖。通常营巢于苇塘深处的芦苇丛中或临不的高大树上,成群营巢,巢与巢之间距离很近,一般1-2m。巢一般呈圆柱状,用树枝、芦苇、苇叶等编成,内垫草茎和草叶。每年繁殖1次,每窝产卵3-5枚。卵呈白色,多为长椭圆形。

 

大天鹅(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天鹅  大白鹅  白天鹅  黄嘴天鹅  咳声天鹅

雁形目    鸭科

识别特征  大型水禽,体长12-160cm。雌雄羽色相同,颈特长,几乎与体长相等;游泳时颈部隆起,侧面观察时更易识别。飞翔时颈向前伸直,两脚伸至尾下。除嘴、脚黑色外,余部皆呈白色。眼先裸露,鼻孔椭圆形。嘴黑色,上嘴基部黄色,此黄斑沿嘴两则向前延伸至鼻孔之下,约占嘴峰长度的一半;上嘴先端与下嘴黑色。虹膜暗褐色,跗  、蹼、爪均为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芦苇、水草丰盛的大型湖泊、水库,多为数十只至数百只在一起成群活动。善游泳,很少潜水。游泳时颈向上伸直,与水面呈垂直姿势。起飞不大灵活,起飞时两翅急速拍打水面,同时两脚在水面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能飞起。飞翔时常排列成""字形或"V"字形,非常整齐,通常边飞边鸣。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叶、茎、根和种子为食,也吃少量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整夜都在水面上度过。营巢于大的湖泊、水塘和小岛等水域岸边干燥地面上或浅水处大量堆集的干芦苇止,巢呈圆帽状。每年产卵1窝,每窝产卵4-7枚。卵乳白色,长椭圆形。

小天鹅(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天鹅  白天鹅  啸声天鹅  短嘴天鹅

识别特征  体形较大天鹅稍小,外形似大天鹅。雌雄羽色相同,但雌体略小。全身羽毛洁白,头顶至枕略沾淡棕黄色。嘴上下扁平、嘴端黑色,嘴基部黄色此黄斑仅限于嘴基两侧,沿嘴缘不前伸于鼻孔之下。脚短健,位于身体后部。跗  、蹼、抓黑色,虹膜棕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多芦苇及水草的大型湖泊、水库及塘、常集群活动。在水中游泳和栖息时,也常远离岸边;游泳时颈向上伸直,几位于与水面垂直。常结群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和其他 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为6-7月份。营巢于湖泊水塘之间的多草苔原地上及苔原沼泽的小土丘上,巢呈盘状,内垫绒羽。每年繁殖1次,每窝产卵2-5枚。卵白色,长椭圆形。

鸳鸯(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鸳鸯  官鸭

雁形目    鸭科

识别特征  雌雄异色。雄鸟羽色华丽,额和头顶中央翠绿色,枕部铜赤色,与后颈的暗紫绿色长羽组成枕冠,眼后有宽而长的辉亮栗色领羽;背、腰暗褐色,并具铜绿色金属光泽;内侧肩羽紫色,外侧数枚白色、具绒黑色边;翅具蓝绿色翼镜,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的扇状直立帆羽。尾羽暗褐色而带金属绿色;颏、喉近纯栗色;上胸暗紫色,下胸两侧绒黑色,具2条明显的白色横带,下胸至尾下覆羽纯白色。雌鸟头和颈的背面均灰褐色,无枕冠羽,眼周白色,其后一条白纹与眼周白圈相连,形成特有的白色眉纹;头和颈的两侧浅灰褐色,颏、喉白色,上体余部灰褐色,两翅羽色似雄鸟,但无直拉帆羽,胸侧与两胁棕褐色杂以暗褐色斑,腹羽和尾下覆羽纯白色。虹膜褐色。雄鸟嘴暗红色,尖端白色;雌鸟嘴褐色至粉红色,嘴基白色。跗  红黄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鸳鸯在河南省为旅鸟或冬候鸟,栖息于溪流、沼泽、湖泊、水田、近山的河川等处,常出没于水面宽阔、周围多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喜群居,常与其他种类的野鸭集成小群,游荡在水面上。性杂食,以草籽、橡籽以及水生生物等为食。繁殖期为4-6月份。营巢于水边的树洞中,每窝产卵7-12枚。

 

鸢(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老鹰  黑耳鸢  鹞鹰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上休暗褐色,微具紫色光泽和不甚明显的暗色细横纹及淡色端缘,下体棕褐色。前额基部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故有"黑耳鸢"之称。头顶至后颈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尾棕褐色,呈现浅叉状,其上具有宽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横带呈相间排列;尾端具有淡棕白色羽缘;下体颏、颊、喉部灰白色,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腹及两胁暗棕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下腹至肛周羽毛稍浅淡,呈棕黄色,几乎无羽干纹,或羽干纹较细。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黄绿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落、田野、湖泊上空活动,有时也出现在高山森林缘地带。非繁殖季节常单独活动,偶尔也呈小群活动。主要以啮齿动物、小鸟、蛇、蛙、野兔、蜥蜴、昆虫和废弃的鱼、鸡内脏为食,有时也吃家禽。每年4-7月份繁殖,多营巢于距地面10m以上的高大树上,也有的营巢于悬崖峭壁上。巢呈浅盘状。每次产卵2枚,偶有1枚和多至5枚的。卵呈椭圆形,污白色而具红褐色点斑和细纹。

苍鹰(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黄鹰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苍鹰雌、雄以幼鸟的体色略有不同。雄鸟的头顶、后颈及头侧黑褐色,眼上具有一条白色眉纹,延伸至枕侧,具黑色羽干纹。耳羽呈黑色、背、户、腰及尾上覆羽均呈石板灰色,尾上覆羽具白色横斑;尾羽灰褐色,具有4道宽阔的黑褐色横带,端部具污白色边缘;颏、喉及前颈具黑褐色细纵纹;胸、胁、翼下覆羽、腹至覆腿羽均为白色底,且杂以黑褐色横主席。雌鸟背羽较雄鸟暗,下体羽色亦深,黑褐色横斑。雌鸟背羽较雄鸟暗,下体羽色亦深,黑褐色横斑较粗大。幼鸟头顶及后头暗褐色,羽缘淡黄色;上体褐色,具淡黄色羽缘;下体淡黄色,杂以暗褐色羽干纹。虹膜金黄色,嘴黑色,嘴基铅灰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褐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 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活动于山麓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及小块林内,偶尔在村落、农田上空翱翔,是肉食性猛禽。常单独在白天活动。繁殖期在每年的4-7月份,营巢于森林中的高大乔木树上。有时也侵占其他猛食的旧巢。巢多呈皿状。每窝产卵2-4枚,多为2枚。卵为椭圆形,颜色为青色,具淡赤褐色或青灰色斑。

雀鹰(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鹞子  雀儿鹰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雌鸟个体略较雄鸟为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雌雄体色也略有差异。雄鸟头顶、后颈以至上体青灰色或暗灰色;眼先灰色,具黑色刚毛,眼上具一道 白色眉纹;头侧面和脸棕色,具暗色羽干纹;颏部和喉部满布以褐色羽干细纹;下体白色,胸、胁及腹部具赤褐和暗褐色横斑;尾羽灰褐色,具5道黑褐色横斑,各尾羽先端棕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头顶及后颈灰褐色或鼠灰以,头后杂有少许折色斑;前额乳白以或缀有棕黄色;头侧和脸乳白色,微沾有淡棕黄色,并缀有细的暗褐色纵纹;下体乳白色,颏、喉部具有较宽的黑褐色纵纹;胸腹部和两胁以及覆腿羽均具暗褐色横斑,其余特征和雄鸟相似。虹膜橙黄色;嘴黑色,基部青黄色;蜡膜绿黄;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夏季多栖居于较高的山林,冬季则多见于原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及村庄附近,多白天单独活动,为肉食性猛禽。每年3月份开始繁殖。多营巢于距地4-14m高的树上。每窝产卵3-5枚,一般隔日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近圆形,淡青灰色,光滑无斑。

松雀鹰(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松子鹰  雀鹞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雌雄个体羽色及大小稍有不同。雄鸟额、头顶、后头、后颈均为石板黑色;眼先、耳羽、颈侧棕灰色;上体黑灰色;喉白色、喉中央具有一条宽阔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尾褐灰色,且具4-5道灰黑横斑。雌鸟体型较大,头顶至后颈黑褐色,后颈各羽基部的白色较雄鸟多,上体及尾上覆羽褐色;下体白色;喉部纵纹较雄鸟稍宽,胸、腹、胁覆腿羽具暗褐色横斑。虹膜橙黄色;嘴黑色,基部青黄;蜡膜绿;脚、趾淡黄,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茂密的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以及开阔的林级疏林地带。冬季常到山下和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竹园及河谷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于林边的空旷处、低山丘陵、草地和果园。白天活动,性机警,视觉敏锐。肉食性猛禽。每年的繁殖期在4-6月份。通常营巢于茂密的森林中枝叶茂盛的高大树木上部,有时也营巢于林缘地带,有时也利用经过修理的旧巢。呈圆盘状或皿状。每窝产卵5枚左右,卵的颜色为浅蓝白色,被有少许细小的紫褐色斑点。

  (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花豹  老鹰  大豹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体羽颜色变化较大,有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其中以淡色型最为常见。淡色型通常头顶至后颈为白色,微沾棕色并具褐色纵纹。上体为土灰褐色,具淡棕色或灰白色羽缘以及淡褐色羽干纹。下体白色。颏、喉和胸部具有稀疏的淡褐色纵纹,上腹和两胁具宽阔而显著的淡棕褐色纵纹,下腹至尾下覆羽近白色。尾羽淡褐色,具7-8条暗色横斑及灰白色先端。暗色型全身除几枚初级飞羽和尾羽外,均为暗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头、颈、胸具棕黄色羽缘,上体淡褐色,外侧5枚初级飞羽先端黑褐色,其余飞羽暗褐色,具黑褐色横斑。尾羽灰褐色,具8条深褐色横斑及较宽的亚端斑和白色先端。中间型体羽主要为暗棕褐色。虹膜黄色,嘴黑褐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暗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山地、干草原、高山林缘、开阔的山地草原、荒漠平原,冬季也常出没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芦苇沼泽、村落及城市附近。多白天单独活动。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啄食一些动物的尸体如死小猪、死羊、死鸡等。通常营巢于树上和悬岩峭壁上,可多年利用,但拇年都要补充巢材,巢呈盘状。每年5-7月份为繁殖期,窝产卵2-4枚,多为淡黄色,且具红褐色和灰色斑。

普通  (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老鹰  鸽虎  土豹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体色变化较大,共有3种类型,即暗色型、棕色型和淡色型。淡色型头具窄的暗色羽缘;上体灰褐色,羽缘白色,微缀紫色光泽。颏和喉部具淡褐色纵纹,下体乳黄白色,胸和两胁具粗的棕褐色横斑和斑纹,腹部有细的淡褐色斑纹。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内  基部和羽缘污白色或乳黄白色;内侧飞羽黑褐色,具数道不清晰的黑褐色横斑和灰白色端斑。暗色型全身黑褐色,眼先白色,颏、喉及颊部棕黄色,其余下体黑褐色,尾羽棕褐色,眼先白色,颏、喉及颊部棕棕黄色,其余下体黑褐色,羽端淡褐色或白色;颏、喉部乳黄色,具棕褐色羽干纹;胸、两胁具大型棕褐色粗斑;腹部乳黄色,有淡褐色细斑;飞羽较暗色型稍淡;尾羽下面银灰色,有不清晰的暗色横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跗  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等地森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出现于2000m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多在白天单独活动,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昆虫及家禽。每年5-7月份繁殖,通常在森林中高大树上营巢,尤其喜欢针叶树。营巢于悬岩峭壁上或者侵占乌鸦巢。每窝产卵2-3枚,卵为青白色,通常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

毛脚  (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老鹰  白豹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嘴黑褐色,嘴基及蜡膜淡黄;虹膜褐色;头、颈、胸白色,杂有褐纵纹;贯眼纹褐色;上体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有近白色不规则的横带;尾羽白色,末端有宽的黑褐色次端斑;尾下覆羽白色;飞时翼上初级飞羽基部有弧形白斑,翼下白色,翼角、翼端和翼后缘黑郄;跗  被羽达趾基。趾黄褐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山地林区、农田、草原。性机警,视觉敏锐。多在白天单独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励较慢,白天多在空中作圈形翱翔。觅食时主要通过在空中飞翔寻找或在高处等待捕获物。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蛙、昆虫、野兔等为食,有时也啄食动物的尸体。每年5-7月份繁殖,营巢于岩壁或树上,巢呈浅盘状。每窝产卵3-4枚,卵为青白色或黄白色,上有褐色或灰色斑纹。

 

金雕(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洁白雕  老雕  黑翅雕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头顶黑褐色,后头、枕和后颈羽毛尖长,呈披针形,颜色呈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地纹;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下体、颏、喉、前颈黑褐色,羽基白色;胸、腹亦为黑褐色,羽轴纹较淡;尾羽灰褐色,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和一宽黑褐色端斑,尾上覆羽淡褐色;覆腿羽、尾下覆羽、翅下覆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虹膜栗褐色,嘴端部黑色,基部蓝褐色或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多到平原、农田、山地丘陵上空活动。白天活动,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也有成小群活动的现象。主要捕食大型鸟类和兽类,有时也吃死尸。每年2-3月份开始营巢繁殖,巢呈盘状。每窝产卵1-2枚,其颜色多为青灰白色,具红褐色斑点。

白肩雕(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中  白膀子老雕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前额至头顶黑褐色,后头、枕、后颈和头侧棕褐色,后颈缀细的黑褐色羽干纹;上体大部分为黑褐色,肩羽长形且为纯白色,形成显著的白色肩斑;下体均为黑褐色,尾羽黑褐色,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和斑纹,并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尾下覆羽淡黄色、微缀暗色纵纹;跗  被羽。幼鸟头、后颈和上背土褐色,具细的棕白色羽干纹;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皮黄色;尾羽土灰褐色,具宽阔的皮黄色端斑;下体棕褐色,下腹和尾下覆羽淡棕色;虹膜红褐色,嘴黑褐色,嘴基铅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混交林等山地森林地带。冬季常活动于低山丘陵、森林平原、小块丛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见于荒漠、草原、沼泽及河谷地带。白天活动,主要以啮齿类以及鸟类为食,有时也食动物尸体和捕食家禽,清晨或傍晚常在屠宰场吃抛弃的牛羊内脏。每年4-6月份繁殖。巢呈盘状。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

乌雕(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花雕  小花皂雕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雌、雄及幼鸟体色略有不同。雄鸟头呈乌黑褐色,上体黑褐色,尾上覆羽有时为白色或仅端部白色;颏、喉、胸黑褐色,其余下体、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淡黄色,飞羽黑褐色,基部白色,具黑褐色斑;翅上覆羽黑褐色,缀紫色光泽;尾黑褐色,具不明显隐约可见的深褐色横斑和淡色端斑。雌鸟体色稍淡,上体暗褐色,羽端具棕黄色、灰白色或皮黄白色斑点;下体也为黑褐色,腹具淡褐色纵纹;翅上覆羽暗褐色,先端具宽的白色或黄白色羽轴斑。尾羽黑褐色,具不明显的暗褐色斑和显著的白色端斑。虹膜褐色,嘴黑色,鼻孔圆形;蜡膜黄色,跗  被羽,但下部羽毛近白色;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开阔平原地区的森林中以及开旷草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的疏林中。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大的昆虫。每年5-7月份繁殖。每窝产1-3枚卵,多为2枚,白色,缀有红褐色斑点。

 

玉带海雕(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黑鹰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前额、关顶和头侧沙皮黄色,枕至后颈和肩间部黄褐色,颈部羽毛较长,呈披针形,其余上体暗褐色;颏、喉和前颈皮黄白色或沙白色,其余下体棕褐色;翅暗褐色,微具紫褐色光泽;外侧几枚初级飞羽几乎为黑色,尾黑褐色,有一条宽阔的白带横跨在尾中部;尾下覆羽暗褐色。虹膜淡灰黄色至黄色,嘴黑褐色或铅色,蜡膜淡灰蓝色,跗  和趾暗白色、黄白色或暗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生活在内陆,主要栖息于海拔3200-4700m河谷,悬崖、山丘开阔地带、荒漠草原、高山、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开阔地区以及溪流附近,有时也在水域附近的渔村和农田上空飞翔。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鸭、大雁、天鹅幼鸟和其他鸟类,也吃蛙和爬行类。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腐肉、鱼内脏和其他动物尸体,有时还偷吃家养水禽、啮齿类和其他鸟类的食物。每年3-5月份繁殖。通常营巢于湖泊、河流或沼泽岸边的高大乔木树上,有时也营巢于芦苇丛中、高山的岩缝间或石块上。每窝产卵1-4枚,多为2枚。卵纯白色,稍光滑。

白尾海雕(国家Ⅰ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洁白雕  黄嘴雕  芝麻雕  白尾雕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头顶、后头、耳羽、后颈淡黄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斑纹,尾上覆羽杂有白斑;颏、喉部淡黄褐色,胸部淡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淡色羽缘,其余下体褐色;飞羽黑褐色,翅上覆羽褐色,具淡黄褐色羽缘;尾较短,呈楔状,颜色为纯白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具褐色斑;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跗  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口、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区以及某些岛屿。繁殖期喜欢在有高大树林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及河流地带活动。非繁殖季节,有时可离水很远,活动于草原或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上。白天活动,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各种鸟类以及中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每年4-6月份繁殖。营巢于海岸的峭壁或湖边、河岸附近的大树上,巢的位置距地面较高。巢多呈浅盘状。每窝产卵2枚,卵短呈椭圆形,色白而光滑无斑,也有的带较浅的黑褐色斑点。

秃鹫(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座山雕  狗头雕

隼表目  鹰科

识别特征  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头侧、颊、耳区具稀疏的黑褐色毛状短羽,眼先被有黑褐色纤羽;后颈上部完全裸出无羽,颜色为铅蓝色,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暗褐色羽簇形成的皱翎,有的皱翎缀有白色;上体暗褐色;前胸密被黑褐色毛状绒羽,两侧各具一束蓬松的矛状长羽,其余下体暗褐色,腹缀以淡色纵纹,肛周及尾下覆羽灰褐色或褐折色;飞羽及翅上覆羽暗褐色;尾羽略呈楔形,颜色为暗褐色。嘴强大,鼻孔圆形。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蜡膜蓝灰色或铅蓝色,跗  和趾灰色或灰白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m的草原、高山、河谷、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冬季有时也到山脚平原地区的村庄、牧场、草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性情孤独,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当发现有食物时,可集成大群,甚至上百只。白天活动。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偶尔也猎取活的小型兽类,两栖类、鸟类以及家禽和家畜。每年3-5月份繁殖。巢的形态一般为盘状。交配在巢上进行。每窝产卵1枚,污白色,具红褐色条纹和斑点。

白尾鹞(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灰鹰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幼鸟体色略有不同。雄鸟额部灰白色,头顶灰褐色,具暗色羽干纹;后头暗褐色,具棕黄色羽缘;耳羽后下方征下至颏部,有一圈蓬松而稍卷曲的羽毛形成的皱领;后颈蓝灰色,缀有褐色或黄褐色羽缘。上体蓝灰色,尾上覆羽纯白色;下体颏、喉和上胸蓝灰色,其余下体纯白色。雌鸟上体暗褐色,头至后颈、颈侧、翅上覆羽具棕黄色羽缘,尾上覆羽白色;下体皮棕白色或皮黄折色,具较粗的红褐色纵纹,或为棕黄色,杂有暗棕褐色纵纹。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下体较淡,纵纹更为显著。虹膜黄色;嘴黑色,基部蓝灰色;蜡膜绿黄色,跗  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平原、低山丘陵、湖泊、沼泽、草原、农田耕地、芦苇塘等开阔地区。冬季也常到村庄附近的农田、草坡和疏林地带活动。白天活动,主要以小型鸟类、啮齿类、蛙、蜥蜴及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其捕食活动多在早晨和黄昏进行。每年4-7月份繁殖。营巢于枯芦苇丛、草丛或灌木丛间的地上。巢主要由枯芦苇、蒲草、细树枝构成,内垫以羽毛、兽毛等柔软物质。巢的形状多呈浅盘状。每窝产卵4-5枚。卵的颜色为淡绿色或白色,缀有红褐色斑。

白头鹞(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泽鹞  白尾巴根子

隼形目  鹰科

识别特征  体长约55cm。上体大都黑色,头顶、后颈淡黄白色或棕白色,杂以纤细的黑褐色羽干纹。上体自背肩部、腰栗褐色。尾羽银灰色,羽端近白。下体白色。颏至胸部有黑色纵纹。虹膜黄色,嘴赤色。腊膜黄色,跗  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在临水源的芦苇沼泽地和树丛中。食物以鼠和鸟为主,有时也吃虫。繁殖期在4-5月份,在地面营巢。卵为淡黄绿色。

猎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体长46-51cm。头顶褐色而具砖红色点斑,上体两翅和尾杂以棕黄色横斑;飞羽黑褐色,内侧羽片具淡褐色斑纹。颏和喉白色,具狭细纵纹;胸白色;腹部乳黄色,具轴纹。嘴黄褐色,跗  和趾淡黄褐色,爪黑褐色。

分布

栖息地及飞性  常栖于河流、湖泊、沼泽地区,在空中快速追捕猎物。取食野鸭、鸥类和鸠鸽类,也捕食野兔、鼠类、蛇、蛙等。营巢于高山悬崖峭壁顶端。卵多为淡黄色,上有红色斑点。

游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花梨鹰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体长38-48cm。头部黑色,背暗蓝灰色,脸侧有明显的灰色髭纹。尾青黑色,具有数条黑色宽横斑,先端淡白。眼周黄色,下体近白色或淡棕色,上胸具有细的羽干纹,下胸至尾下覆羽斑纹粗著而呈密的横纹。嘴铅黑色,蜡膜黄色。跗  和淡橙黄色,爪黑色。虹膜褐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常见于开阔的农田、河谷、草地或低山丘陵,多在水城上方追捕鸭类及各种游禽和涉禽。食物以鸟类为上,也捕食一些鼠类。3-5月份繁殖,营巢在悬崖绝壁缝隙中。窝卵数为3-4枚,卵乳白色,具红褐及黄褐斑点。

燕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及幼鸟体羽颜色有差异。雄鸟额部白色,头顶至后项灰黑色,后颈羽基白色;其余上体暗石板灰色或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头侧、眼下和嘴角垂直向下的髻纹黑色;颈侧、颏、喉白色,略沾棕色;胸、上腹白色或黄白色,具粗著黑色纵纹。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褐,下腹和尾下覆羽棕栗色较淡,多为淡棕色或淡棕黄色,并缀黑褐色纵纹或矢状斑,体形也较雄鸟大。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上体较暗褐,下体自胸以下为浅棕黄色,具黑色纵纹。虹膜黑褐色,眼圈和蜡膜黄色;嘴蓝灰色,尖端黑色;跗  、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习性  主要栖息于比较开阔的疏林、林缘灌丛、农田、草原、山谷、耕地、海岸及村庄附近,不喜欢浓密的森林和无树林的裸露荒原。常单独或雌、雄成对活动。昆虫是燕隼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其捕食的小型鸟类为主要有麻雀、白    、家燕及画眉等。每年5-7月份繁殖。通常营巢于疏林、林缘和田间高大的乔木树上,一般自己很少营巢,大都占用乌鸦、喜鹊的旧窝为巢。巢区较固定,一般要沿用好几年。每窝产卵2-4枚,其颜色多为白色,密布红褐色斑点。

灰背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及幼鸟体羽颜色有差异。雄鸟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和耳羽均为污白色,微缀皮黄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微沾棕色,后颈有一道棕褐色领圈,并杂有黑斑,其余上体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颏、喉白色,喉两侧沾棕色;胸、腹和尾下覆羽淡棕黄白色,具显著的棕褐色羽干纹。雌鸟前额、眼先、眉纹、头侧、颊、耳羽黄白色,具黑色羽干纹;其余上体暗褐色、微沾石板灰色并具棕色端缘;颏、喉灰白色,胸、腹及其余下体灰白色,具较粗的棕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铅蓝灰色,尖端黑色;眼周和蜡膜黄色,跗  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森林平原、海岸、森林苔原地带,尤其喜欢林缘、林中空地、山岩和树木稀疏的开阔地方。白天活动,常单独活动。主要以  、麻雀等小型鸟类以及各种昆虫为食,有时也捕食鼠类、蜥蜴、蛙和小型蛇类。每年5-7月份繁殖,通常营巢于树上、悬崖岩石上或地上,有时也占用乌鸦、喜鹊和其他鸟类的旧巢。巢一般呈浅盘状。每窝产卵3-4枚,有时多至7枚,少至2枚。卵的颜色多为砖红色,卵圆形,比较光滑,被有暗红褐色斑点。

红脚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青鹰  青燕子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及幼鸟体色有差异。雄鸟上体大都为石板黑色;颏、喉、颈、侧、胸、腹部淡石板灰色,胸具橇细的黑褐色羽干纹;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棕红色。雌鸟上体大致为石板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下背、肩具黑褐色横斑;颏、喉、颈侧乳白色,其余下体淡黄白色或棕白色,胸部具黑褐色纵纹,腹中部具点状或矢状斑,腹两侧和两胁具黑色横斑。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上体较褐,具宽的淡棕褐色端缘和显著的黑褐色横斑;初级和闪级飞羽黑褐色,具沾棕的白色缘,下体棕白色,胸和腹纵纹茂为明显;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淡皮黄色。虹膜暗褐;嘴黄,先端石板灰;跗  和趾橙黄色,爪淡白黄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疏林、林缘、山脚平原、丘陵地区的沼泽、草地、河流、山谷和农田耕地等开阔地区,尤其喜欢具有稀疏树木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区。多白天单独活动。主要以虫为食,有时也捕食小型鸟类、蜥蜴、石龙子、蛙、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每年5-7月份繁殖。经常强占喜鹊的巢,有时也自己营巢,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枝上。有的巢呈球形,上有顶盖,有的巢不呈球形。每窝产卵4-5枚,但以4枚居多。卵椭圆形,白色,密布以红褐色斑点,看起来像红褐色。

黄爪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黄脚鹰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及幼鸟体色有差异。雄鸟前额、眼先棕黄色,头顶、后颈、颈侧、头侧为淡蓝灰色,耳羽具棕黄色羽干纹。背、肩砖红色或棕黄色,无斑;颏、喉粉红白色或皮黄色,尾淡蓝灰色,具有一道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雌鸟前额为污白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眼上有一条白色眉纹;头、颈、肩、背及翅上覆羽棕黄色或淡栗色,具9-10道黑色横斑和宽的黑色次端斑及白色端斑。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上体纵纹和横斑粗著,腰和尾上覆飞淡棕色;中央尾羽蓝灰色,仅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外侧尾羽棕色,具黑褐色横斑。虹膜暗褐色,嘴蓝灰色,跗  和趾淡黄色,爪淡白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荒山旷野、草地、河谷、林缘、荒漠以及村庄附近和农田地过的丛林地带。白天活动,常单独或雌雄成对活动,有的也成小群。主要以大型昆虫为食,常单独或雌雄成对活动,有的也成小群。主要以大型昆虫为食,有时也捕食小型鸟类、鼠类、蜥蜴、蛙等小型脊动物。每年5-7月份繁殖。每窝产卵4-5枚,偶有7枚,少至3枚。卵多为白色或浅黄色,缀有红褐色或砖红色斑点。

红隼(国家Ⅱ级)

拉丁学名

英文名

别名  红鹰  红鹞子  茶隼

隼形目    隼科

识别特征  雄鸟、雌鸟及幼鸟体羽颜色有差异。雄鸟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蓝灰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前额、眼先、眉纹棕白色;背、肩翅上覆羽砖红色,具近似三角形的黑色斑点;腰和尾上覆羽蓝灰色;颏、喉棕白色,胸、腹、两胁棕黄色,胸、上腹具黑褐色细纵纹,下腹、两胁具黑褐色矢状斑。雌鸟整个上体棕红色,头顶、后颈及颈侧具较粗的黑褐色羽干纹,背、尾上覆羽具较粗的黑褐色横斑,下体乳黄色微沾棕色,胸、腹、两胁具黑褐色纵纹。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上体斑纹较粗。虹膜暗褐色;嘴基蓝黄色,尖端灰色;跗  和趾深黄色,爪黑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山鹿、疏林、灌丛、林缘附近的耕地、草原、旷野、森林苔原、森林平原、河谷以及城镇、村庄,有时也活动于海拔3000-4300m的草甸草原。多白天活动,常单独或雌雄成对活动。夏季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敢捕食爬行类和鼠类;冬季则主要捕食鼠类和雀形目的小鸟,但主要袭击幼鸟。红隼每年5-7月份繁殖。每窝产卵4-6枚,偶尔也有7-9枚。卵为白色,上有赤褐色斑点,杂以淡锈色斑。

 

 

 

 

 

 

 

信息来源:beat365官网管理员 | 责任编辑:beat365官网管理员